海陆丰红色培训首页 > 红色海陆丰 > 海陆丰红色故事 > 海陆丰红色故事【40】红色诊所寿世堂

海陆丰红色故事【40】红色诊所寿世堂

08 2024-09

16:37

分享
来源:作者:

海丰县陶河镇下吊桥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一门五烈士”(颜严、颜少卿、颜英、颜浑及其夫人林淑青五位烈士。关于颜严,参见本书“颜严烈士”一章)的红色家庭。五位英烈的先辈世代从医,其曾祖父颜克海于清朝末年在上吊桥圩开了一间药材铺,名叫“寿世堂”。民国早期,颜克海儿子颜昌俊及孙辈颜经通、颜经书都是远近知名的中医师。饱读诗书、厚心仁德的颜经通、颜经书继承前辈“寿世堂”宅心仁厚的美德,又在子侄们的影响下,胸怀宽阔、思想开明,主动为我党做事。无论在大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寿世堂”的家人都在默默无闻地为党作无私贡献。

早在1925年,“寿世堂”医师颜经通的二儿子颜少卿就在自家的“人和书室”秘密建立了党组织,许多共产党人经常到颜家走动,联系沟通,颜家和“寿世堂”成了共产党人的活动据点和红色交通站。

1927年冬,颜经通的儿子颜严(时任海丰县苏维埃政府财政科主要成员)和颜经书的儿子颜浑(时任海丰县苏维埃政府赤卫队大队长)带着红二师党代表、中共东江特委军委(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任颜昌颐同志来“寿世堂”治病。颜经通、颜经书兄弟俩得知颜昌颐既是红军领导人,又是宗亲,立即详细地检查了他的身体,还非常热情地挽留他在家里住了几天,精心进行治疗。临走时,他们兄弟俩还送了一些干粮给颜昌颐作路途充饥之用。之后,还先后四次叫颜少卿和颜英(颜少卿和颜英是颜严的弟弟,当时在县城苏维埃政府工作)俩兄弟回家里取药,送给颜昌颐作后续治疗之用。

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国民党反动派发现颜严四兄弟参加了共产党,便来到陶河下吊桥村抄家捕人。幸亏四兄弟都已撤往山区继续革命,国民党反动派抓不到四兄弟,便威吓颜经通、颜经书,要他们交出地下党人员,包括曾来医病的人员的姓名和去处。遭到颜经通、颜经书拒绝后,愤怒无耻的敌人放火烧掉其房屋,还勒索花红大元,同时将颜经通、颜经书兄弟俩抓到县城审讯坐牢,监禁13个月后才释放出来。敌人还不准颜经通、颜经书的家人收割自己家耕种的水稻、番薯。不得已,他们的家人逃往大坑、海城、澳门等地投亲靠友。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东纵六支队(广东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六支队)曾在赤坑、陶河一带活动,“寿世堂”成为游击队活动的落脚点,经常有一些伤病员被秘密送到“寿世堂”医治。每当有受伤的游击队员到来,颜经通、颜经书除热忱地给他们无偿医治、精心护理外,还要派人站岗放哨、秘密保护。每当游击队员疗好伤,要返回山区打游击时,颜经通、颜经书都会依依惜别,还赠送药品给游击队员,以备后续治疗和急需之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颜经通的三儿子颜英受党的指派,返回海丰组建地下交通联络站,“寿世堂”重新恢复为交通站。1946年,颜英牺牲后,国民党反动派怀疑颜家跟共产党和游击队有联系,又来到颜家,要颜经通说出与其联系的,包括前来医治的共产党人和游击队员的姓名和去处。颜经通严词拒绝,遂被抓到县城审讯监禁,长达5个月后才被释放出来。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第一支队第五团政治委员蓝训材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丰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患有哮喘病,他常由其妻子陈惠良陪同来到“寿世堂”治疗,有时一住就是十多天。由于不敢向外公开其身份,只能说他是“寿世堂”的亲戚。1948年5月间,蓝训材得了痢疾,发高烧,哮喘病也一并发作,生命非常危险。游击队员将蓝训材送来“寿世堂”医治。为了保护蓝训材同志安全,颜经通安排堂弟颜经前与蓝训材一起合住了一个多月,进行精心护理,才把他的病治好。特别是蓝训材在“寿世堂”治病期间,游击队员常在“人和书室”与拳师切磋拳术,他们把所带的武器(长枪)藏匿于“归仁堂”(颜浑的家)屋檐下的“虎栏”和“人和书室”的厕所。东纵五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第一支队第五团)副官颜钰(陶南下吊桥村人)曾几次护送受伤的多名战友到“寿世堂”疗伤,人数多时,伤员被安排住在颜钰家的“仁德堂”养伤。无论是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或解放战争时期,“寿世堂”为许多共产党人和游击队员无偿治病,深得党组织和共产党人的信赖。

每当我党游击队在山区活动需要药品时,“寿世堂”都无私地输送。当时,大部分药品是由陶南田心村共产党人杨来添、江本及陶河凤巢村共产党人何尧和何泉等几位同志分批送给山区游击队的,小部分药品由过路的交通员顺便带到山区根据地。

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颜经通、颜经书二位年迈的老医生,先后失去了五位子侄,又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家园、敲诈勒索,遭受家破人亡的痛苦,还要忍受威迫、恫吓和长达18个月的牢狱之灾。如此困境,令其家人痛不欲生,真是“求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然而,颜经通和颜经书出狱后,仍坚忍不拔地重整家园,修复被烧毁的房屋,恢复“寿世堂”药铺的经营,继续宅心仁德、悬壶济世、行医除疾,还依旧倾尽家产为游击队无偿送去大批药品并继续把“寿世堂”作为游击队活动据点、地下交通站。一家人还为路过的共产党人、游击队员做饭送药、站岗放哨、带路送信,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无私无畏、可歌可泣的贡献。

“赤心向党魂铸海陆惠紫,无私奉献情洒陶南大地。”红色诊所“寿世堂”的革命故事,蕴藏着家国情怀、初心使命,其高尚情操依然催人奋进,使人砥砺前行。


no cache
Processed in 0.33165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