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红色培训首页 > 红色海陆丰 > 海陆丰红色故事 > 海陆丰红色故事【18】和平解放海丰的功臣——戴国杰

海陆丰红色故事【18】和平解放海丰的功臣——戴国杰

28 2024-08

16:37

分享
来源:作者:


戴国杰是一位当年为海丰和平解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战士,人们称他为“功臣”。

戴国杰是海丰县公平镇西坑乡人,祖辈务农,因族中多位亲属远走马来西亚谋生,留下田地由他家代管而多了田租收入,生活因此比较殷实。戴国杰的父亲是位读书人,不善理家,致使经济逐渐陷入困境。戴国杰只念了4年私塾,就回家种田了。好学的他并没有就此放下书本,而是一边做工,一边自学。他的爷爷是位前清贡生,平时喜欢吟诗作对,谈论国事,这对戴国杰的影响很大,也使他的思想比较进步。

1942年,17岁的戴国杰经同乡刘群介绍到九龙峒任小学教员,不久又由刘群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戴国杰以教书为掩护,做起了党的地下工作。

1944年,戴国杰利用他的老师、西坑乡公所乡长戴晋棠的关系,调到乡公所当事务员,继续开展地下工作,组织进步学生、青年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再次掀起了反共高潮。时任西坑乡副乡长的戴国杰“白皮红心”,一方面,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做乡公所的兵丁和联防队员的思想工作,待时机成熟,就让他们参加革命队伍;另一方面,因他单线联系的领导人林海北撤,介绍人刘群又失去联系,他四处秘密联系党组织,准备成立一支革命队伍。后来他终于与蓝训材、刘夏帆等领导取得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同意和支持,回乡自筹粮草、自筹武器、组织队伍。

1948年2月20日,下午3点多,戴国杰事先让人在村里大声喊叫“某山地有两头野猪正在食番薯,大家一齐去打呀!”这么一叫,戴国杰也跟着大声疾呼,并叫上联防队、自卫队、乡丁荷枪实弹上山去,然后装模作样地在山上搜索了一番。直至黄昏,戴国杰有意把队伍带到偏僻的村子。吃了晚饭,他们开会决定:白天掩蔽,夜晚到各乡收缴土豪劣绅的枪支。一面向地主富商借粮借款,一面招收青年农民参队。经过20多天的艰苦工作,终于成立了一支拥有50多人(包括被争取过来的20多名兵丁和联防队员)的队伍,填补了西坑革命武装的空白。后来,戴国杰率领的这支队伍在海陆丰人民自卫队的领导下,整编为平北队,代号“飞虎”,配合主力部队英勇作战。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解放紫金之后,转战海丰,准备消灭盘踞在海丰县城的国民党军队。时任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的尹林平,决定采取隔离敌人、各个击破等办法和实行政策攻心、地下党在敌人内部策反等战略,争取和平解放海丰城,并决定派戴国杰对海丰县长戴可雄进行劝降。

戴可雄是戴国杰的叔叔,虽然是同族亲人,但毕竟是两个阵营的人。戴可雄是黄埔军校第二期的学生、蒋介石的亲信,当时是国民党少将、高级参谋兼广东保安司令部督导专员。国民党政府之所以派他到海丰任县长,是因为海丰是块“难啃”的“匪地”,而戴可雄熟悉当地情况。

当年戴国杰秘密参加革命不久,戴可雄曾回乡探亲,见到当时一表人才又有知识的戴国杰,有意拉他加入国民党,戴国杰只好以“照顾年老的母亲无法走开”为由婉拒。戴可雄听后表示可惜,但也没有勉强,拿出名片给戴国杰,让他到国民党政府某机构谋一职。

不同的信仰和选择,使若干年后他们叔侄俩在非常处境下见面了。“戴可雄将怎样对待我这个侄子?”戴国杰的心里未免忐忑不安。经过我方一番精心的策划,戴国杰鼓起勇气,赤手空拳,在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兵监视下,迈进了县府的大门,对叔叔戴可雄进行攻心劝降。他首先向戴可雄分析当前的形势,揭示事实,证明国民党大势已去,犹如日落西山;他希望戴可雄识时务,要明了一旦打起仗来,会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失去。此时不顺应天理人心,也要考虑一下自己下台后的结果……

戴国杰与戴可雄整整“谈判”了一天一夜,最后他终于让戴可雄认清形势、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促使海丰县城不费一枪一弹和平解放。


no cache
Processed in 0.300729 Second.